高动态范围的电容测量电路
发布时间:2024-07-22 20:02:10 来源:火狐体育真人入口,在宽待测电容范围下针对不一样大小的电容进行粗测和细测两次测量以获得最佳测量值的粗细测逼近型,并为此设计了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有效的控制时序以及对应的逻辑电路和针对获得的ADC输出值设计的可编程除2电路。同时,为了将
电容数字转换器是专为激励电容式触摸传感器设计,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高精度测量的特点,已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中电容传感器应用的主流产品。随着的工艺和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容的大小在不断减小,这令对电容的检测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款具有转换精度高(转换有效位数为11-bits),电容检验测试范围(电容检测为1 fF~2 pF)宽,电容速率为400 μs的电容检测电路(CDC)。
本设计的顶层电路如图1所示,为本作品CDC总体框架结构,片内产生基准和时钟,主干结构为AFE和ADC,进行输入电容至数字量的转换后,由输出寄存器进行简单的DSP,然后输出数字量至片外。
图1 CDC系统顶层电路(*标记的寄生电容补偿电路仅停留在前仿/原理验证阶段)
本文提出的电路是一种将微弱电容值转换为数字量的集成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是基于电荷守恒提出的电容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其创新处在于控制时序、模拟前级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
该电路由模拟前级电路(AFE)、ADC、输出移位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电路四个部分所组成,模拟前级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待测电容的电容值线性对应地转换成一个可供ADC测量的电压值,其由若干个电容、运放、MOS管、电压跟随器、反相器、以及MOS管开关组成。
其中,所用到的运放是一个低失调电压的一级运放,Coffset是一个用于在校正过程中存储运放的输出失调电压的皮法电容,Vref是外部引入的参考电压,Cy是用于收集电荷的电容。电压跟随器采用一级或二级结构,用于隔离ADC和AFE,并提供阻抗匹配。
模拟前级电路中心的电流镜结构采用1:1的宽长比,用于将流过左端补给至Cx的电荷复制到右端的Cy,电流镜右端为2个相同结构的电路并联,不同之处在于反相器的输入为A[0]至A[M-1]. A[M-1:0]是由控制逻辑电路产生的,用于控制流入到Cy的电荷的增益倍数,是一个2位的数字信号。
整个电路一共用到7个开关,其中S3控制的是片外的任意形式开关,剩余的6个开关为片内的MOS管开关,它们的作用简述如下:
模拟前级电路左方框内的电容Cx是片外的待测电容,S3是一个受控与控制逻辑的开关,Cpara是片内外Pad的寄生电容。
图3 开关状态图:(a)初始态 (b)就绪态 (c)接入待测电容 (d)调整增益档位
AFE运行时需要频繁地进行开关切换,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4个步骤对应的开关状态如图图3(a)(b)(c)(d)所示。以下参照时序图和电路原理图给出各个时间点电路进行的动作。
T1:电路初始化,运放同相输入端的反馈环路断开、反相输入端的反馈环路接通,运放的失调电压Voffset被保存至Coffset,Cy被初始为Vref,ADC的反相输入端持续采集接入待测电容之前的AFE输出电压。
T2:将芯片的测量引脚导通,断开用于初始化的开关,此时运放的反相输入电压为Voffset,抵消了运放的失调电压。同时将寄生在Pad和外部连线的等效寄生电容充电至Vref。
T3:断开ADC的反相输入端,此时已经将接入待测电容前的AFE输出电压保存到ADC的反相输入端,记为VN。
T4:接入待测电容,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被拉低,控制推挽级补充电荷。同时,电流镜将M倍的电荷注入到Cy,等待电路稳定后,Cy的上极板电压VP被保存到ADC的同相输入端,ADC开始转换VP-VN的值。
T5:第一次采集完成,ADC的输出值为D1,假设ADC的最大输出值为Dmax,如果D1>Dmax/2,则A变为(01)。如果D1<Dmax/2,则A不变。
T6:再进行一次T1至T4,获得ADC第二次的输出D2,将D2送入输出移位寄存器,并将D2进行重复左移1位运算,重复右移M次,获得实际的测量值。
由于本设计采用电荷转移型AFE,其原理是用一个小的待测电容收集电荷。因此不能直接将AFE接入DAC,给电容阵列充放电。因此,要设计一个跟随器来做AFE和ADC之间的隔离。普通的跟随器误差远超于1LSB,为此,高精度跟随器在本设计中被提出。
如图3利用套筒型折叠共栅运放作为第一级来提高增益,同时,运放的输出级接形成推挽结构的连个mos管,提高摆率的同时提高其驱动能力。此外,将电路接成负反馈,实现单位增益,以此来实现输入输出的跟随。
2.4 AFE仿线 pF的扫描结果, 能够准确的看出输入电容在0~1 pF范围内,输出电压的线性度较好,根据Excel的线性拟合工具可知,输入输出之间的表达式为:
根据图4(a)所示的扫描结果,计算与理想输入输出表达式(Vout = 0.000 5 Cx)之间的误差可得图4(b)的误差散点图,不难发现,按照赛题要求的1 fF / 1 LSB精度,本设计的AFE可以100%满足,且99.5%以上的待测电容测量误差小于0.5 LSB,给后续的设计留足了余量。
高动态范围的电容检测电路CDC内部集成了前端AFE模块,ADC模块,还有数字控制逻辑等模块,把电容量转成电压量再通过ADC模数转换输出数字量,这过程中涉及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影响,数字控制部分与模拟部分之间会出现相互干扰引入噪声,所以版图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路做到合理布局,降低模块之间的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与适配性。
在布线原则中,需要满足各层金属的最小线宽与间距要求,同时关键信号尽可能的避免长走线,同时避还应该要考虑天线效应等问题,连线的时候应每一层都选择走相同方位的走线,层与层之间走线应选择交叉走线避免平行
在布局上,首先对那些在电路中的处于等电位的 MOS 管的端口,要尽可能让它们共用有源区部分,让连线最短,并且要减少版图的面积;对于数字电路部分与模拟电路部分要区分开,并能加上隔离保护环,可以在电源上分开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区分电源地与数字地。比如让比较器,运放等部分与和它们相关联的偏置电路远离数字模块,本次作品中采用了额外的LDO对比较器部分进行供电,同时用保护环作为模块进行隔离操作。
版图左边端口CS为被测电容接入点;ES为External start为电容测试使能信号,高电平有效;Twice_Finsih为数据输出有效信号,当输出为高电平时表示输出数据有效;D0~D11为输出数据位。整体版图是由数字和模拟两大部分所组成,ADC位12位的SAR ADC,版图将比较器与AFE等模拟部分电路放在左下角,与数字电路部分区分开,右边为电容阵列。
图6(a)为本次设计CDC输入电容参数扫描结果。扫描范围从1 fF~1 pF,扫描步进为4 pF,图中3条线分别对应实际值,理想值与改进值。
结果分析:首先,上述两图中改良前的结果与第4节中提到的AFE测试结果变化趋势相同,即在整个量程内只有1LSB以下的误差;为了增大待测电容的测量范围,配合展望中提出的补偿电容方法,本文提出了多档增益测量技术,并因此将CDC的测量范围拓展到了2 pF,1 000 fF以下的误差值控制至小于1LSB,而(1~ 2) pF范围内的误差控制在了2LSB以内。
本作品设计了高动态范围的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实现在较大范围内对变化量较小的电容进行仔细的检测并且输出的功能,且具有高精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电容检测电路的各个模块及整体电路进行了仿真测试、数据分析以及版图设计。
本作品设计的电容检测电路包括电荷转移型AFE与SAR ADC。提出了多档增益测量技术,并因此将待测电容在400 fF以下时检测的误差值控制至小于1LSB。该电荷转移型AFE能实现在1 fF ~ 1 pF范围内的电容检测。此外,设计了11位低功耗低速率 SAR ADC。SAR ADC的比较器应用了失调电压消除技术,将比较器失调电压降低至1LSB以内,避免对ADC造成误差。提出了高精度的跟随器并将其应用于AFE和ADC之间做为匹配中间级,该跟随器能驱动大电容并具有高精度的特性。
本作品的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电容检测电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从1 fF到1 pF的电容检测并且满足设计指标。
4)赛前积累,类似国电赛,在比赛之前要有积累,p管n管输入的运放都要有,高增益的、高带宽的都要有,后仿一定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