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教师团队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名单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入围,这是该团队历经六迭、四代相传接力奋斗的结果,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的教师们分别在讲台上、在实验室中、在矿井下收到了这份喜讯。
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在团队负责人来兴平教授的带领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黄大年精神,孜孜不倦潜心教学,扎根矿井下,立志能源报国,团队充分的发挥团队师资、平台等资源优势,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依托有组织科研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创新构建“教——学——研——用”本科生科研育人平台、稳步推进“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专业高质量人才教育培训,助力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扎根矿井下的高素质能源人才。
一块黑板、二根粉笔、三尺讲台,一年四季团队的老师们都是在这样的“教”与“学”中度过。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聚焦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自动控制原理》《机器学习》《智慧矿山技术》《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概论》等6门“绿色化”和“智能化”课程融入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将“研讨会”模式引入《智能岩石力学基础》课程中,形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的新型课堂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开创性地搭建了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研-用”科创育人平台,并以2021级学生为试点引入“导师负责制”模式,以5人为一组,共组建6个科研小组,由团队负责人来兴平老师担任班主任,遴选青年博士(后)担任小组组长,坚持学生之间优势互补、自愿结合、分组分类,构建本科生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专家领导团队的体制机制,实现了专家领导、专业指导、专门团队、专业保障的“四专”智慧智力力量全面服务学生,真正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改革落地见效,推动了学科优势向育人优势的转化。
目前,团队撰写了2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出版教材1部,参与的《开采损害与防治》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指导的学生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学生实践作品大赛荣获12个奖项,培养的采矿工程(智能开采方向)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7%。
六十余年薪火相继,一代代教师传承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带领年轻人进实验室、下矿井、出现场,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将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暑期前,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团队青年教师及博硕士各自带领团队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暑期科研实践工作。9月4日,团队召开了暑期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汇报会,姬松涛老师指导的“煤男逐炬”小组分享了在整理、汇总现有煤矿顶底板、巷道围岩监测手段后,建立了“顶板事故案例信息库”的情况;单鹏飞老师指导的“卓越一组”分享了暑期学习运移态势煤矸热敏图像感知、巷道围岩双目视觉监测等方面报告以及赴大柳塔煤矿实践的情况;张帅老师指导的“煤海扬帆”小组分享了实地调研梅花井煤矿智能矿压监测体系,以及制作“梅花井煤矿智能矿压感知预报系统”宣传视频的情况;杨文化老师指导的“井下10086”小组分享了暑期学习现代化智能化矿井的体悟,并阐述了关于设计大数据多功能集成安全帽与智能监测定位防尘口罩的思路;张云老师指导的“玖源”小组分享了暑期采矿比赛模型、社会实践等研学情况,重点分享了采动损伤三维空间电磁辐射透明化监测和瞬变电磁仪等相关知识和心得;顾合龙老师指导的“景绮”小组分享了在岩石力学实验室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的学习情况,以及在“互联网+”大赛取得省级银奖的背后故事,“科研传承、团队传承”慢慢的变成了团队的优良传统。近五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新增省部级人才称号17人次,获批国家级科研课题40余项。
“谢谢同学们,很遗憾不能与你们共度教师节,希望我不在学校的时间你们能够静心读书、做好实验。”顾合龙老师在黄陵煤业公司一号煤矿微笑着挂断电话后又转身投入到了工作现场,这已经不是团队老师第一次“爽约”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忙了。
今年年初,团队在前期优化顶板致裂方案的基础上,开展了陕西中太能源公司朱家峁煤矿沟谷富水区域工作面强矿压综合治理工作,该工作有效缓解了朱家峁煤矿工作面动载矿压显现,预防了压架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4月份,针对下沟煤矿的厚层坚硬顶板强采动失稳机理与精准防控技术等难题,团队与陕西华彬煤业公司开展联合攻关,历时3个月,成功解决了工作面巷道围岩大变形困扰,实现了煤矿生产的安全解危,形成了彬长矿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示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月份,团队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富水下软岩沿空掘巷煤柱尺寸留设及巷道防渗综合加固支护技术探讨研究》,团队系统解释了宁东矿区强含水层软岩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变形破坏规律,创新了小煤柱沿空掘巷的防渗综合加固支护关键技术体系。9月份,在学校与国能新疆公司共建新疆“一带一路”能源研究院后,进一步搭建了煤炭企业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平台。
在9月6日的新生见面会上,团队负责人来兴平教授就把博硕士研究生带到了采动损伤三维空间电磁辐射透明化监测实验、大型三维多功能立体支架实验台,进行了理论讲解,为大家现场演示矸石破碎、筛选、充填的过程,用实际操作展示实验过程。面向我国西部煤炭资源开发主战场,服务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团队依托西部富油煤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科学技术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30余项。近五年,与陕西省属地矿山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300余项,助力公司实现新增产值近百亿元。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希望能够通过团队的踔厉笃行,科研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能源报国的理想,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贡献力量。”来兴平说。
上一篇:学习主题教育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下一篇:中关村“她力量”